易灵算命网
 
  • 惊蛰到了,你应该注意这些问题! 惊蛰到了,你应该注意这些问题![二四节气]
    惊蛰,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。每年3月5日或6日,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。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,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。蛰是藏的意思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二月节
  • 现代人必须要知道的搬家风俗规矩! 现代人必须要知道的搬家风俗规矩![民俗文化]
    准备搬进新屋,你不得不了解一些搬家老规矩。 这些老规矩在家居风水中很有讲究,想必很多年轻人都不太了解,今天带你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! 搬新家谨记15条规矩 1、不可空手入屋 搬家当天,第一
  • 大师教你学会看黄历,简单好学 大师教你学会看黄历,简单好学[民俗文化]
    农民历也就是黄历,是古代历法,传说是由皇帝创制的,所以就称为黄历,黄历也就是农民历,这小小薄薄的一本的农民历,却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刊,几乎在每个家庭都看得到它的身影;在国人的眼
  • 【自助查询】3月黄道吉日(结婚、开张、搬家) 【自助查询】3月黄道吉日(结婚、开张、搬家)[吉日查询]
    黄道吉日是中国的传统习俗,每逢喜事都要看看日子,下面一起看看2020年3月份黄道吉日有哪些吧!以下提供了本月结婚、开业、搬家的吉日,仅供大家参考。 3月领证/婚宴吉日 领证/婚宴吉日所对应
  • 二月二龙抬头,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! 二月二龙抬头,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![民俗文化]
    农历二月初二,我国民间有二月二,龙抬头的谚语,表示春季来临,万物复苏,蛰龙开始活动,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。在北方,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,亦称春龙节。在南方叫踏青节,古称挑菜节
  • 左右眼皮跳的含义,很齐全!很诡异! 左右眼皮跳的含义,很齐全!很诡异![民俗文化]
    大家每次眼皮跳的时候是不是就有点担心要发生什么事情呢!下面就让大家看看左右眼皮跳的真正含义。 ▌ 子时: 23点~1点前 左眼:意外之喜降临,会有不错好运,你的心脏要强一点,别兴奋过了头
  • 雨水丨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 雨水丨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[二四节气]
    2月19日前后是雨水节气。古人说:东风解冻,冰雪皆散而为水,化而为雨,故名雨水。 《尔雅》曰: 天地之交而为泰。 天地和同,联手 酿造 雨水,所以春之水为泰。 春 字体现阳光, 泰 字体现雨
  • 双春年双闰年,这样的年份有啥讲究? 双春年双闰年,这样的年份有啥讲究?[民俗文化]
    正常来说,双春年一般都出现在闰月的年份里,但双春年出现在既是闰月、又是闰年的年份里是非常少见的。 像2020年鼠年,2020是可以被4整除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,所以2020年是闰年,阳历2月有29
  • 霜降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霜降节气的由来及习俗[二四节气]
    霜降 霜降,是我国秋季最后一个节气,这意味着寒冷的冬天日渐临近。霜降黎明时驻军祭旗,祭旗完毕后,整队武装游行。当日放纸鸢。霜降日如果有云,称为护霜云。在这秋冬交替时节,各地百姓有怎
  • 白露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白露节气的由来及习俗[二四节气]
    白露 白露过后,我国就真正进入了秋季,气温开始逐渐下降,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一场秋雨一场寒。谚语也说道:白露节气勿露身,早晚要叮泞。这是在告诉人们,此时白天虽然温和,但早晚已凉,打赤
  • 大暑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大暑节气的由来及习俗[二四节气]
    大暑 大暑日赏荷采莲。长者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、能廉洁自守的品格勉励儿童。总的来说,民间大暑习俗较多。 大暑 小暑后十五日,斗柄指未为大暑,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一百二十度,天气特别炎热,
  • 芒种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芒种节气的由来及习俗[二四节气]
    芒种 芒种是和农事紧密相关的节气。在农村,芒种节气可是一年中最忙的时节,人们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,因此各地风俗习惯并不多。在巴渝地区,芒种忙种,碰到亲家不说话等谚语,说的就是芒种一定
  • 谷雨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谷雨节气的由来及习俗[二四节气]
    公历 公历4月20日或21日节令交谷雨,这天太阳到达黄经30度,当日正午用圣表测日影,影长为古尺五尺三寸二分,相当于今天的1.313米,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辰的位置,也就是东南方,这时一
  • 惊蛰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惊蛰节气的由来及习俗[二四节气]
    惊蛰 惊蛰日清晨村童到田间咒雀,击打钢器,沿着田埂而行,唱咒雀词。 把石灰、灶灰、唇炭追撒在墙角及偏僻处。 用香油煎糕,或者用韭莱做成荤素各种饼,煎炸饼豆以驱除百虫。 把黄豆用盐水浸
  •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习俗[二四节气]
    大雪日滑雪滑冰,进行雪上冰上竞走。 赏雪,儿宜堆雪人、雪球、雪山,印雪糕、雪饼。 杨妃、茶花、金盏花、水仙、南天竺等上市。 我国滇西北沪沽湖地区的纳西族支系摩梭人自古流传着祭牧神节。
编辑推荐